沐浴在九月的秋高气爽与凉风习习中,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MBA项目的招生工作圆满落下帷幕,而2017年的MBA招生工作更在几个月前就已有序展开。为让广大校内外学子更进一步了解与认识法商MBA项目,中国政法大学MBA新闻中心记者特别邀请到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景华教授,与大家分享法大MBA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独特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法商智慧原创案例接轨国际植根本土
记者:非常感谢李主任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做客新闻中心接受我们的专访!李主任,法大商学院作为国内“法商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开创者和推动者,如今已具二十年的法商管理教育培养经验;而2009年法大商学院MBA教育中心的成立,则是开启了法商管理MBA教育模式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探索与创新。那么,作为法大MBA项目的最大特色和优势,您能具体谈谈中心是从哪几方面来践行“法商管理”教育理念的吗?
李主任:关于如何具体践行“法商管理”教育理念,首先在培养目标方面,一般国内院校MBA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未来企业管理者,即MBA培养的是工商企业综合性管理人才,而我们则是要培养“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法商管理复合型高级领导人才。其次在培养理念方面,我们的创新特点在于注重培养兼具效率思维与公平思维、融合商业文明与法治文化、体现经商智慧与法治精神的未来企业管理者。最后,在培养方案和模式方面,我们通过融入与经商有关的法学课程帮助学生提升法商知识技能,通过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法商管理思维,通过企业实践和国内外游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升华法商智慧。
记者:您刚才提到案例式教学模式,咱们中心既然是法商MBA培养模式的开创者,那么,之前应该是没有现成的法商案例素材和研究结果供老师教学使用的,中心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李主任:案例教学是被国内外MBA教育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国际知名商学院都很注重开发自己的原创案例。从国内看,大连理工大学负责的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北京大学等,也都建有自己的案例库。我们MBA中心从创设开始就已经考虑到案例教学的问题,早在2010年就专门成立了“法商案例研究中心”,进行法商管理案例的开发、研究与教学实践。由于我们MBA中心法商案例的独特视角抓住了中国现实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引起国内外MBA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比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清华大学等都对法商案例表示认同,特别是中心还与毅伟商学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于2013年底出版了《法商管理案例》系列丛书的第二辑(民企篇)、第三辑(国企篇)、第四辑(外企篇)和第五辑(新兴产业篇)。现在这项合作还在进一步推进。
记者:有关MBA的讨论几乎都会提及哈佛商学院,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MBA作为国内的一种引进教育,一直面临“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具体到咱们的法商MBA,又是怎样看待和处理这两者的问题呢?
李主任:MBA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项目,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国内的MBA与欧美相比还是太较年轻,所以我们的培养模式不可避免地要参考西方的既有经验,特别是像哈佛、MIT、沃顿商学院这些佼佼者,他们的培养方案、内容设置、课程形式都值得我们研究学习。那么对于法大的MBA,我们的“国际化”,除了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还在于我们师资的国际化——比如我们与国外院校联合培养国际班学生、引进国际师资进行全英文教学,以及我们学生视野的国际化——比如我们的国际游学项目会到一流商学院、大法庭、州政府,甚至监狱等地游历访问。但是直接照搬外来模式可能会产生水土不服,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拥有这么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后来被“中国化”成了毛泽东思想——来自西方的MBA教育也要与我们的社会制度、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相适应。我们正是考虑到在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还没有普遍深入人心和付诸实践,所以我们本土化地提出“法商管理”这一教育理念,并且要求所有同学在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等等这些与经商有关的法学选修课方面至少修满6学分;除此之外,我们MBA还专门开设了企业法务管理这个法商管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总之,当今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经济、研究中国模式,我们“国际化”的目标是,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学生交流国际化。最终实现学生国际化,吸引更多国外留学生来中国接受MBA教育。
中国政法大学MBA新闻中心记者郭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