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十九讲在我校举行,主题为《中国的大国金融战略与资本市场的发展》。讲座由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教授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姚振山主持,主讲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院理事吴晓求教授。广大MBA参与其中,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吴晓求教授首先提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导致金融业态发生根本性变化。指出:正如同传统金融挑战了金融的融资功能,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挑战了金融的支付功能,产生了脱媒现象。资本市场推动了金融的第一次脱媒,使资金的需求方与供给方直接接触,不需要通过传统金融——商业银行的媒介,改变了原来金融成本高的问题。脱媒现象不仅推动了金融的结构性转变,使金融开始具有对风险定价的能力,同时,资本市场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体系的市场化、金融资产的证券化,进而推动了金融功能的升级,从融资向财富管理转变。吴教授还指出互联网金融的源头是脱媒现象,这与资本市场在外形上存在一致性。因此,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源与资本市场的风险源一样,都是透明度。
吴晓求教授分析指出,2015年中国金融市场崩溃的原因是对监管者,特别是政府部门,衡量指标的误解。监管者不应以市场的发展为第一要义,而应以维护市场的透明度,确保信息的公开为衡量指标,应该区分开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才能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此外,吴晓求教授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形成中国的大国金融梦。第一,是要明确发展资本市场的目的是构建大国金融。吴教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指出美国金融发展环境的特点是:金融创新性紧贴实体经济,以及金融极富弹性。通过对比美国和中国的金融发展现状,指出中国目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资本嫌贫爱富的境况,中国金融的目标应是建立以资本市场证券化是现代金融的基石的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吴教授同时指出银行是融资的主要渠道,应该用融资存量上升而非增量对金融市场进行评判。第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中国大国金融的基石。我国现阶段必须要改善中国的金融结构,提升整个金融资产中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比重。现阶段我国地产价格与汇率无法达成均衡,在面对良好信用的人民币与高昂房地产价格的取舍时,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构建中国的大国金融体系。吴教授在回答现场同学提出关于熔断机制的相关问题时指出,熔断机制实行初期股票市场不断下跌是制度水土不服的体现。熔断机制的核心不是提醒投资者风险,不是使股票下跌缓慢,而应是管理层宏观信息披露的窗口。但是由于我国是授权机制,致使宏观信息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及时披露,使之成为了市场的助跌器,相比之下,个股的涨跌停板更适用于中国国情。在引进制度规则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其存在的条件。最后,吴教授与在场的同学分享人生经验时说:人生不能只为自己赚钱,要为社会做些事情。为社会做些事情是快乐的事情。
据了解,此次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结束后,MBA学员们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研究等形式掀起了关于中国的大国金融战略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的广泛讨论,部分同学还撰写心得体会对其精神实质进行了再学习、在研究。
文、图 中国政法大学MBA新闻中心裴思琪闫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