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而去 破浪而归
——记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第一届海上丝路(南澳)国际商学院丝域挑战赛之行
记者:2014级P1班马天虹
南澳岛——一个风景秀美的天堂胜地,一个依海而生的海滨之乡,台、闽、粤三省交界之岛,因为有了丝域挑战赛的举办而多了不一样的意义。
三天两晚,带回一个最光荣的胜利,真正不虚此行!
这便是对第一届海上丝路(南澳)国际商学院丝域挑战赛(简称“海1赛”)最好的概括。
南澳岛的阳光和海风,混合着潮湿的海洋气息,2016年12月31日——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我们中国政法大学的参赛团队就在这样浪漫慵懒的氛围当中抵达了汕头南澳岛,正式踏上了第一届海上丝路挑战赛的征途。参赛的队伍由我校2011-2016级MBA学员组成,由校MBA中心叶向红老师和蒋俊颖老师带队。
为了此次赛事,学校老师和参赛的队员们都进行了为期数月的积极准备,装备整齐划一,身着法大代表色的红色队服让人从精神上便为之一振。队员们常常利用闲暇时间进行长跑拉练,锻炼意志和体力,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在这次比赛的三天赛程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天的比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第一天跨年夜跑的十公里,到第二天、第三天的三十公里,每一天难度都有所上升,然而精彩程度也随之增加,恰似完美的乐章,由初始直至高潮,渐入佳境。
赛程第一天:2016年12月31日,奔向新年的脚步
2016年的最后一天从精致的欢迎晚宴开始。各校代表队在由全国各地纷纷抵达会场之后,组委会为各校队员分发参赛物品并准备了欢迎晚宴。带着昂扬的斗志和对本次比赛必胜的信念,队员们的精神状态看上去都很不错,欢笑和期待洋溢在席间美食和精彩的歌舞声中。

踏上征途

会场中的中国政法大学条幅

队员们精神状态不错
虽说晚宴丰盛,却也抑制不住大家对于第一天夜跑的热情。10公里的距离对于久经沙场的队员们来说都不算什么,让人兴奋的是临近终点的新年烟火。开跑时间10点30分,只要在午夜12点前跑到烟火点处,便能近距离感受到夜空绽放的新年烟火。此次夜跑的终点在南澳岛的标志性建筑——北回归线:自然之门,以最快速度完成比赛的队员们相聚于此,伴随夜晚微凉的海风,留下了珍贵的纪念。

2017新年烟火

北回归线标志:自然之门
赛程第二天:2017年1月1日,万里长征开头难
第一天晚上的夜跑仍然让大家意犹未尽,仅仅睡了四个小时,伴随着熹微的晨光,所有参赛队伍又再一次集结在北回归线标志点,开始第二天的赛程。31.6公里的距离让大家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要从岛的这一端横跨至另一端才能完成比赛,不光要跑完比赛的各个赛段,中途还有不同的团队任务需要完成,因此不仅挑战队员的体力和耐力,还有团队成员间的整体配合与协作。队员们在比赛途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补给,同时保持着随时的沟通,以确定各人进度情况并进行策略安排。

到达补给点好开心

团队任务进行中

每项任务完成的确认令牌

轻伤不下火线
第二天赛程全长31.6公里,而这好像只是个开始。我们的队员磨破了脚,汗湿了衣服,全身酸痛,用尽了力气,但同时也在咬着牙向前冲的路上喝到比平常更甘甜的水,每当精疲力竭之时油然而生的勇气和信念,最后换来了第二天比赛的团队第三名。抵达终点后的午餐好像比平常更可口了。
赛程第三天:2017年1月2日,坚持就是胜利
经过第一天赛后总结和对比赛规则的研究,队长带领大家调整了比赛策略。队员们都在说,经过第二天的三十公里,第三天的比赛无论如何都要更好完成。大家都抱着必胜的决心,而且这也不仅仅是决心,第三天的30公里较之第二天而言更为不易,全程多种地形条件,山中砂石土路,大角度上坡道长不见底,再加上比第二天难度更大的团队任务。既然完成了前两天的比赛,最后一天当然更不能放弃。让人站在起跑线上的不是简单的成败,而是决心、荣誉和梦想!

清晨雾色中各校队伍整装待发

出发前的集体加油

赛道上飞奔而过的身影
三天里程,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这个岛被我们整整环绕了一圈,最后一程的终点依然在北回归线,好像隐约透露出了“回归”的真谛。只有跑到终点才真正放下心来,结束之时也许很多人都在心里默念“我完成了!”,无论以什么样的速度和时间。
我们的成绩:
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此次“海1赛”征程,AB两队全员完赛,取得所有参赛队当中团队第一的好成绩,在个人完赛用时上,男子第一名和女子第一名都由我校队员获得,同时获得了由组委会颁发的李希霍芬奖、司南奖、张骞奖等多个奖项,可谓载誉而归。

团队成绩第一名颁奖现场

中心叶老师给院校颁奖
结语:
挑战与征服是人类亘古千年生存的意义,小至跋山涉水,大至遨游太空。“海1赛”的挑战也许是小的,可挑战自我的意义才是大的。三天的比赛最终落幕,虽满怀喜悦与不舍,却又成为下个旅程的开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突破,谁又知道下一个挑战将在何方?
以此为记,纪念我们的队伍光荣的汗水,以及2017不一样的新年。
2017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