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和融合的程度日益加深,市场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商,而且还要明法。于是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在2009年开设了法商管理MBA项目,经过6年的发展和探索,法大法商管理MBA项目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MBA培养模式,培养了近千名优秀的校友,活跃在各行各业不同岗位上。近日,中国MBA教育网记者采访了盈科“律金所”法务总监、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优秀校友刘庆健,畅谈了法商管理与他的人生转变。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MBA校友刘庆健
十年法大情结
刘庆健选择中国政法大学读MBA专业,源于其高中时期的向往,2001年暑假,他在法大东门留下了一张青涩的照片,这张照片一直被贴在课桌上激励他三年苦读,但高考时却没能如愿,被调剂到了其他学校。工作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法大商学院开始招收MBA研究生,立即决定再搏一次,在备考时,他还时常跑到自己所在单位北京燃气集团的楼顶瞭望法大,一想到最初的梦想即将实现,那种兴奋与激动之情就难以自抑,终于,在2011年,他来到了法大,也由此开始了他人生的极大转变。十年情节告一段落,他已经由此踏上新的征程。
法商路上的美好
刘庆健说他在法大有很多美好的时刻和回忆,但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法大的各项活动,法大有很多形式多样的校友活动,如校友经验分享、讲座、酒会、主题活动、开学和毕业典礼等,这些校友活动作为一个载体,为广大校友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的平台。刘庆健当时是法大MBA联合会执行主席,几乎法大商学院所有的大型活动他都参与了,每次活动,老师和同学们放弃休息时间,一起坚持到活动圆满结束,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刻是他觉得最幸福最美好的时候。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凑在一起,大家彼此间获得了珍贵的友谊,直到现在也都还一直保持很好的联系。
人生的转变
刘庆健原来只是一位国企的普通员工,走着社会所认同的正常的职业发展途径,但来到法大读MBA,接触“法商管理”理论精髓以及众多的律所和法律界人士,再加上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经过仔细考虑,他重新规划了自己的未来,在即将毕业时辞掉国企职务,进入到盈科律师事务所。工作两年后,刘庆健又回到了法大,现在正在攻读商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在法大读MBA的经历改变了刘庆健的职业思维,最终使他的职业出现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也是人生的重大转变。

感恩与奉献
刘庆健认为,MBA校友应该心怀感恩和奉献之心。法大给了他们知识、经历以及未来的发展机会,所以应心怀感恩之心来回报法大。
回报法大,积极奉献。刘庆健说,法大是一个非常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优秀的校友都可以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在法商之路上刚刚起程的学弟学妹,同时校友之间也要相互交流沟通经验,让法大校友平台成为校友们奉献和收获的富饶田野。刘庆健还说,政法大学有雁阵计划,法大商学院也跟随政法大学方针,成立“一帮一”的校外导师计划,校外导师都是优秀的校友,一直延续至今。他认为,无论是正在法大学习的还是已经毕业离开的同学,都有这种奉献精神,这也是法大MBA校友责任的核心。
校友对法大MBA教育的作用
第一,刘庆健认为,MBA所学的知识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很多校友都是来自大型企业或自主创业,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他们积极配合老师,在同学实践等方面,校友之间也保持沟通交流和学习,这对法大MBA教育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二,MBA校友是重要的人脉资源,校友之间互相学习,沟通交流生活工作中的经验,对职业生涯有很重要的作用。刘庆健还表示,他就是校友资源的受益者,在他学习或求职过程中,很多师哥师姐都会毫无保留的提供帮助,比如分析你的性格适合做什么工作、告诉你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将一些行业的背景资料传授给你等,并且校友之间的帮助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利用好校友资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然受益之后,刘庆健表示,他也会抽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弟学妹,互相沟通,取长补短。
法商管理的发展趋势
刘庆健是法大法商管理的亲历者和实践者,他将MBA学到的管理知识与法律知识相结合,投身到律师事务所中。他表示,现在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比较大胆和创新,但是对规则的理解意识还不够强,所以很多时候还是吃一堑长一智,风险意识差。
“法商管理”强调“法商领道”,刘庆健说,如果企业使用法商管理思维,走法商管理之道,那肯定是光明的道路。刘庆健表示,他现在接触的实务就是从管理、经济和商业方面与法律结合的角度,提醒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会遇到的法律风险点,法商结合,防微杜渐,事前防范,不出大错,这符合法商管理的基本精髓。如果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没有法律意识,可能会吃大亏。比如逃税,如果企业家有法商管理思维,研究一下税法、行业规则和政策等,就会发现,不需要逃税,国家的补贴完全可以让企业享受一定红利或成本的降低,但还有些企业心存侥幸,最终付出的不仅是罚款,更是诚信的代价。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在于合理的制度,就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运行市场经济,如果不懂规则不守规则,那最终会被守规则的人抛弃。
发展中的责任承担
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发生转换,在未来发展中,中国企业家应该承担一些责任,践行角色的转变。
首先,近年来,中国企业迅猛发展,但部分企业家还没有意识到国际市场与中国市场规则的不同,没有意识到中国规则与世界规则的差别,很多企业家都是自信满满的“走出去”,灰头土脸的“走回来”,如果走出去不懂世界的规则,很可能会吃亏。代表中国大国形象的企业家,要好好了解这些规则,规则并不是简单两个字,也不是简单的一个国家的法律,它可能渗透到社会的每个细节,只有真懂了,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企业家的风采。
其次,有一部分企业家懂规则,想去适应,但不知道如何适应世界规则。目前中国很大大部分企业家属于这一类型,每个地方、每个组织的商业习惯不一样,中国的规则不一定适应世界的规则,要实现跨国发展,需要既懂商业管理又懂规则运用的专门人才,所以未来需要大量的“法商管理”人才。
再次,就是法商管理的最高层次,在顺势的情况下善于造势。造势就是创造规则,改变规则。国际规则是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根据各种国际条约以及各国法律规定、法律渊源习惯的相互作用来体现的,并不是某一方单独制定的。现在中国企业家还不够了解如何制定世界规则,当中国能够制定规则的时候,中国企业家才能在世界上有更大的作为,同时也是中国大国地位不断巩固、世界瞩目的时候。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法大MBA校友也应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法商管理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引领中国企业、中国政府认识并融入世界规则。法大MBA校友也有同样的使命,让中国企业家遵守规则,在合理规则下不断发展创新。同时法大校友还有更高目标,即促进中国企业在世界上制定规则,让中国制定世界游戏规则。
中国制定规则的条件
中国制定世界规则的条件和因素很复杂,但有一些基本点:
第一,国内要有良好的商业制度保证,即诚信的商业环境,这样会减少腐败、商业欺诈等,这是中国制定世界规则的基础。
第二,未来30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跨国并购的30年,在此过程中,中国要表现出一个大国的气魄和气质,向世界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担当,不但懂规则,而且守规则,让世界先信任你,才能在未来主导世界的发展。
对母校的祝福
刘庆健说他在母校收获很多,他希望商学院法商管理能够开枝散叶,获得更好的发展,希望法大商学院和法商管理都能更上一层楼。刘庆健还表示,他也会尽自己所能为商学院、为法商管理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