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位·艺术·生活”为主题的政法大学MBA2012春季文化沙龙系列活动之三于3月24日晚在学院路校区419教室举行。MBA教育中心邀请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的康晨宇老师为大家做了题为“流行歌曲三十年”的讲座,讲座吸引了大批喜欢流行歌曲、喜爱音乐的师生参加。


康老师根据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分四个阶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多首经典流行歌曲,在歌声中带领大家一一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歌曲三十多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是流行歌曲发展的朦胧阶段,1979年邓丽君的《甜蜜蜜》便是当时的代表作之一,与之前铿锵有力的革命歌曲形成一个很大的对比,从此,在当时有“靡靡之音”之称的朦胧、轻柔的歌曲开始流行。20世纪80年代,流行歌曲兴起,程琳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里程碑式人物,标志着真正的流行歌曲的开始,她的《小螺号》至今还脍炙人口。20世纪90年代是流行歌曲发展的高潮阶段,演唱风格也开始相对多样,《纤夫的爱》完美结合了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两种不同的风格,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进入21世纪,流行歌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网络、选秀等多种新形式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多元化是这一阶段的特点。2000年风靡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将戏曲、曲艺糅合到流行音乐里以诉说的形式演绎出来,非常新颖。2010年,交响乐团伴奏、百人合唱《菊花台》,将艺术的元素融入流行歌曲中,让流行歌曲高雅化、艺术化,从而登上高雅之堂。而在选秀中脱颖而出的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则是结合了戏剧、歌剧元素的优秀作品,而且体现了流行歌曲的民族化;男女声唱腔的转换也反映出流行歌曲的发展对表演者提出了更多的才艺要求。三十多年的时光在悦耳的歌声中缓缓流淌,大家跟随康老师的娓娓而谈走过了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发展的历程,也感受到了流行音乐的不断所发展反映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文化进步。
康老师还为大家介绍了最关心的演唱技巧问题。她说,不同的歌有不同的演唱方式和艺术表现力,而歌唱时一定要保持快乐、健康的心态才是唱好的关键。康老师现场进行教学,带领观众们一起合唱了几首经典老歌,在合唱过程中指导大家运用气息、保护嗓音,有针对性地唱好不同风格的歌曲。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音乐声中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还迟迟不肯离去,向康老师咨询一些与演唱相关的问题,并诚挚邀请康老师继续开展与音乐相关的讲座。
这次讲座不仅让大家对流行音乐的发展有了整体的认识,提升了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感受艺术的魅力,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生活的色彩。

2011级脱产班 齐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