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9日,中国政法大学"法治天下 商润家国"MBA产教融合系列主题活动在学院路校区礼堂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政商引领、法商护航、工商繁荣、数智赋能"为核心命题,三会联动——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蓟门政法商融合发展论坛、MBA校友会成立大会,构建起"人才培养-学术研讨-校友联动"三位一体的政法商MBA教育新生态。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卢春龙,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黄瑞宇,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萍,法律学院院长许身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兼MBA教育中心主任商文江,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前任院长刘纪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郝英杰,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原副主任邬国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等领导、嘉宾以及MBA校友代表出席。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时建中主持会议。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致辞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指出,学校始终在党中央领导下践行"四个重大关怀"使命,依托优质生源基础与法治社会需求,擘画出"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将思政教育贯穿育人全程;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对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需求;以学科建设为发展根基,推进法学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以党建为引领保障,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以实践创新为特色路径,通过签约仲裁机构构建"理论-实务"双轨培养机制。面对科技革命挑战,学校确立"需求、实践、创新"三导向发展战略,启动MBA实践教学培养计划,搭建"政法商融合发展论坛"平台,成立MBA校友会,着力培养法治实战型人才,在法治轨道上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现代化建设。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时建中主持会议











中国政法大学MBA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暨兼职导师聘任典礼上,校领导为首批来自实务界、企业界的20余位专家颁发聘书,标志着"学界+业界"四导师制正式落地,为法治人才培养注入实战基因。


MBA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是中国政法大学MBA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将为MBA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更好的适应职场竞争,现场举行了12家实践教学基地集体揭牌仪式。




在战略合作签约环节,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兼MBA教育中心主任商文江教授代表校方分别与昌平区工商联、朝阳区工商联、中国开发区协会及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论坛现场
蓟门政法商融合发展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主办,时建中副校长担任学术主持,特邀卢春龙、许身健、商文江、王萍、刘纪鹏、郝英杰、邬国强、夏华等嘉宾组成跨界对话方阵。论坛聚焦"政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范式创新,围绕"政商引领、法商护航、工商繁荣"三大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与会专家指出,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需构建"三位一体"创新模式:以政治智慧引领法治方向,强化政策解读与法治实践的结合;以法律思维护航商业发展,完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以商业智慧赋能法治创新,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法治路径。
时建中副校长在总结中着重指出,现代法治人才培养需实现三大跨越:一、构建"知识储备-能力转化"的培养体系,实现从"纸上谈兵"到"运筹帷幄"的实践能力跃升;二、建立"渡人即渡己"的价值实现机制,通过法治服务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有机统一;三、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担当,倡导"企业规模越大,法治责任越重"的发展理念,推动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共建格局。他强调,论坛的举办标志着法大在"法商融合"创新道路上迈出关键步伐,未来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输送兼具法治思维与商业智慧的复合型人才。
之后,又进行了中国政法大学MBA校友会成立仪式。

黄瑞宇副书记
中国政法大学MBA校友会的成立,标志着MBA校友工作迈出了第一步,MBA校友会将成为凝聚校友力量、促进资源共享、传承校园文化、助力母校建设与学子成长的坚实桥梁与温馨港湾。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黄瑞宇在致辞中强调,MBA校友会立足新时代发展格局,并围绕校友网络建设提出三点战略期盼:一是构建"共生型校友生态网络",依托学校法商政交叉融合的学科特色,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打造资源互通、智慧共享的校友发展共同体;二是突出实践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行业导师进课堂等模式,强化法学教育与法治实务的深度融合;三是凝聚校友力量服务国家战略,倡导全体校友将个人发展融入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在法治政府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共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创新实践。

站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方位,中国政法大学正以产教融合战略为支点,撬动法治人才培养范式变革。未来,法大MBA将携手政产学研各界,持续深化"法商融合"特色发展,让法治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谱写"德法兼修、经世致用"的新时代教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