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管理学博士、高级审核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栾大龙莅临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的法商管理大讲堂,并为广大MBA师生带来“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和资产证券化”的主题演讲。
栾教授曾长期从事国家航空、科学卫星重点型号的研发和生产管理工作。并获得中国质量评价协会卓越领导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规划课题研究。近年来,栾教授致力于军民融合与产融结合,实现军民领域高新技术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和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

栾教授从我国军工发展历史切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军民融合创新路径的发展历程,以及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情况: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国防工业军民两用的思想;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军民结合、寓言于民和两头兼顾、协调发展“提高军民兼容程度”等思想;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并回顾了习近平主席在参加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连续三年都提到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从“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再到“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栾教授指出在变化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不是我们的问题,它只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环境。在当今的时代,产融结合是军工产业创造协同、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对军工产业有着巨大的需求,作为一个高技术、高投入、周期长、高回报的产业,需要金融的长期支持,来撬动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机遇。产融结合不仅包括股份制改造、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国防工业技术军转民,同时还包括民企参与配套协作、军品社会化采购等诸多环节。
此外,栾教授从政策层面解读了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及现状,并对美国军工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指出我国军工资产在证券化的进程中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应从四个方面加强产业领域统筹,进一步打破行业封闭,立足国民经济基础,突出核心能力,推进社会化大协作,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一是扩大引入社会资本,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二是加快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和渠道,构建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三是推进军工技术像国民经济领域的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发展;四是积极参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栾教授的演讲风格机智幽默,极具个人魅力,现场气氛热烈,同时充分表达了对军队强大、国家强盛的热切期盼,现场MBA师生深受感动,倍受鼓舞。并在现场提问环节对MBA学子提出了恳切的建议,使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图文:中国政法大学MBA新闻中心裴思琪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