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MBA代表队在第二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2014)北京二区晋级赛获得冠军
7月12日下午,第二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2014)北京二区晋级赛在北京交通大学中心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我校MBA代表队一队获得冠军,二队荣获季军,我校孙忠群教授获得最佳教练奖,2013级MBA学生廖苏宏获最有价值队员奖(MVP)。

师生合影
左起第一排依次是杨璎琪、廖苏宏、葛建华副教授、周伟、孙忠群教授、刘钊君、张晓敏
左起第二排依次是韩飞、徐紫辰、王笑飞、钟夏、侯怀博
本次的晋级赛由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燕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八所学校的14支队伍参加。大赛邀请10多位评委和嘉宾出席,进行精彩点评。比赛使用的案例名为“突破微笑曲线困境:好孩子的‘中国创造’旅程,来源于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根据中国本土企业国际化中出现的问题,检验MBA学员分析和解决中国企业复杂管理问题的能力。九月下旬,我校MBA队员将继续参加第二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2014)总决赛,提前预祝队员们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3级MBA廖苏宏同学获最有价值队员奖(MVP)

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一队——获得冠军奖
参赛队员:杨璎琪、韩飞、廖苏宏、周伟(队长)后援:金霞、徐紫辰

中国政法大学MBA代表队二队——获得季军奖
参赛队员:侯怀博、戴欢、王笑飞、钟夏(队长) 后援:刘钊君
第二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分校园突围赛、8大分赛区晋级赛和全国总决赛。
4月大赛启动后,MBA教育中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比赛。
5月16日,在MBA教育中心老师的指导下,MBA联合会学术交流部组织了我校校园突围赛。此次突围赛分三天举行,一共八支队伍参加,16日和17日是初赛、18日是决赛。经过三天的比赛,我们选拨出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队伍。孙选中院长、孙忠群教授、肖富荣老师等20多位老师观摩了比赛,并做了精彩点评。
六月,MBA教育中心专门为参赛队员组织了三次培训,孙忠群、葛建华、王霆、慕凤丽、张国钧、叶小忠几位老师以及北京大学的王慧律师,为队员提供辅导。
7月2日晚发放案例以后,7月3日和4日,参赛队员都到学校讨论、分析案例,孙忠群、葛建华、柴小青、张国钧、陈佳俊几位老师为队员提供赛前指导。赛前前一天晚上,直到10点多,参赛队员才从教室离开。
赛前,孙忠群、葛建华等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参赛队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本次比赛的成绩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MBA教育中心蒋俊颖老师全程参与本次比赛的准备工作,在她的指导下,学术交流部同学为比赛准备提供后勤保障工作。
赛前准备


附:第二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2014)比赛流程
比赛采用大小PK制
第一环节:小PK(30分钟)程序如下:
①甲乙两队上场,甲队陈述,乙队针对甲队陈述提问;乙队陈述,甲队针对乙队陈述提问。
②台上4人均需陈述,第四位陈述者要有总结性发言。陈述时间为10分钟,问答环节为5分钟,每次提问只能提一个问题且不得超过30秒。每次问答时间共2分钟。问答双方请起立。
③台上提问者可指定对方某位队员回答,被指定队员回答完毕后,其他台上或台下队员方可补充,如有两名及以上者举手补充,由主持人指定补充回答队员。不能连续提问某位指定队员。
第二环节:大PK(20分钟)程序如下:
①台下队伍、观众向台上两支队伍提问(8分钟),每次提问不得超过30秒。
②台下每支队伍每次只能针对台上的一支队伍提一个问题,如果追问算第二次提问。台下队伍或观众可指定台上某位队员回答,被指定队员回答完毕后,其他台上或台下队员方可补充。不能连续提问某位指定队员。台下观众每次只能提一个问题,每次问答时间共2分钟,观众提问不计分。问答双方请起立。如果台下队伍没有问题,主持人可以提前结束台下队伍提问环节。
③台下评委向台上队伍提问(12分钟)。
评委提问不限时间,但请尽可能简短。问答共12分钟。台上队伍回答请起立,每次回答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如果评委没有问题,主持人可以取消或提前结束评委提问环节。
在整个比赛中,参赛队员要快速准确地分析来自队友、对手和评委的陈述与提问,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案例分析与问题应答,这种比赛模式更加考验和锻炼参赛队员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MBA联合会学术交流部 张晓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