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丝路不仅是诗与远方,更是实际的挑战
多年以后,面对柠檬绿色的丝路赛战袍,我将会想起黎黎邀请我参加丝路赛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一天,当黎黎开始招募首届国际商学院丝绸之路挑战赛的参赛队员,询问我的意向时,我几乎是毫不犹疑地答应了。因为对苍凉的大西北的向往,因为对大历史的痴迷,对户外挑战活动的跃跃欲试,我深感此次丝绸之路挑战赛将会是一次非常珍贵的行走之旅。而当黎黎把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出征首届丝路赛的组队及领队这个重任交给我时,我则多少是有些忐忑的。因为,作为一名已经毕业近一年、且在校期间从未参加过类似的挑战赛活动的商学院MBA毕业生,我可谓一名完全的户外新手,经验和精力度不足,却要承担如此重大的任务,其压力可想而知。但黎黎对我的信任和鼓励,让我顿感义不容辞。于是,在距离开赛前还有不到3个月时,我开始筹备组队。
事实上,在前期的传播和招募中,已经有多名同学基本确定了参赛意向。他们大多是户外挑战赛的老手,参加过多届亚太商学院沙漠挑战赛,经验丰富。有了多位资深队员的加盟,我对成功组队的信心倍增。接下来,通过各种渠道,又有多位同学陆续报名参赛,队员的构成也日益多元化,既包括有多次参赛经历的“老人”,亦有充满热忱和活力的年轻队员,也有深谙旅行的意义的文艺美少女。
“丝绸之路”无疑是厚重历史中的一条举足轻重的路。沟通中原和西域,传播财富与文明,见证战争与和平,是诗歌、文献、典籍,也是神秘莫测的远方。焉支山下的铁马金戈,刀光剑影,杀敌破虏的将士之豪气干云,突然在我的脑海里汇成了“焉支饮马”四个字。与队友交流之后,“焉支饮马”就成了我们这支队的队名。不得不说,在首届丝路赛41支参赛队伍中,我们的“焉支饮马”无疑是最有特色和历史韵味的,虽然每每需要与人解释一番,虽然我们抵达了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脚,却无暇前往焉支山,去拨开和寻访霍去病昔时大败匈奴的历史烟云。

在初步完成队员招募之后,4月底,我发起了第一次赛前拉练活动。这次拉练选择的路线是门头沟的京西古道中线。从永定河谷的韭园村出发,经“古道西风瘦马”的马致远故居,翻越海拔853米的九龙山刺茅花坨,抵达门头沟圈门。京西古道中线虽是京郊徒步穿越的成熟线路,但我们在实际穿越中特意走过了许多非常规路由,经历了多样性的地貌和路况,令沿途充满了许多不期而遇的挑战和惊喜,也让多位小伙伴们的体能得到了初次的检验。

第一次拉练真正暴露出问题的,是我。装备的不足、徒步经验的欠缺和体能的欠佳成了我的软肋,我担心自己是否会成为全队最弱的一个。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抽空逐步开始对自身的适应性训练,特别是在6月以来,基本保持了每日5km+的跑步或徒步训练距离。提升的效果是明显的。我迅速从一个跑上1公里就气喘不已的微胖界人士,变成了“不跑不舒服斯基”,现在竟然可以做到连续奔跑10km依然谈笑风生,令我自己几乎都难以置信。更妙的是,以此为契机,我这个有着十多年烟龄的资深烟民,居然成功戒了烟。和村上春树的经历类似,他曾在《人是如何成为跑步小说家》一文中写道:“每天都跑步,戒烟便是自然而然。戒烟诚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你没法一边吸烟一边坚持跑步。‘还想跑得更多’这一自然的想法,成了戒烟的重要动机,还成了克服脱瘾症状的有效手段。戒烟,仿佛是跟从前的生活诀别的象征。”是的,戒烟和跑步训练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是以前不曾有过的。当然我也不会告诉你,《这书能让你戒烟》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有多大。总而言之,这段时间的运动和戒烟,促进了我的体能提升,也让我在丝路赛道上有了充足的储备。
第二次拉练,距离开赛只有两周的时间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赛前一直无法聚齐所有队员进行真正的全队拉练。但第二次拉练也是很有意义的,这一次“八大处-香山”的大环线同样走的非常规线路,中途意外穿越一道荆棘丛生的小径,并遭遇突如其来的阵雨。在披荆斩棘之后豁然开朗,在沿着山脊爬升时尝到了野生桑葚的甘甜滋味,在抵达终点时,望见了雨过天晴的美丽彩虹。



第二次拉练,检验了新队员的体能情况。一位南方友队的美女队员的加盟,亦给此次拉练增添了格外的欢乐。不管怎样,还有两周,我大政法“焉支饮马”队就要正式出征了。这支队伍的实力,我想至少应该属于中上游水平的。我和所有队友们一样,在期待着端午期间,首届丝绸之路挑战赛的到来。
丝路不仅是诗与远方,更是实实在在的挑战。而我们,准备好了迎接它。
2.丝路有草原、峡谷和丹霞,也有未知的困境和遗憾
端午前日,一路向西。6月19日下午,我们全队抵达张掖,与组委会及其他40支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学院代表队汇合集结之后,6月20日,比赛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正式开始。首日的比赛全程29km,起点海拔约为2140米,沙砾遍地,植被稀疏,在大约10公里之后,开始陡然爬升至海拔3000m+的康乐乡空中草原。爬升的过程无疑是酸爽的,而抵达山顶之后,碧绿的空中草原一望无际,延伸至远方的地平线处时,祁连雪山的雪线清晰可辨,天空和白云显得特别的低,空气甘冽纯净,那美景着实令人心醉。

丝路首日风景是如此之美,而我们队在第一天的比赛中过于流连美景,乃至包括我在内的队员们几乎都忽略了当日赛程在第三补给点设置有中途关门时间,最后有几位队友以几分钟之差错过了该补给点的关门时间,被迫坐上了收容车。这个意外的小插曲对首日成绩有一定影响,但我作为队长无疑要负主要责任。当晚我们全队做了沟通和交流之后,决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更加注意行走的节奏和时间控制。令我们所有人都欣慰的是,有赖于第二日和第三日的全力以赴,首日的小插曲并没有过多影响整体的成绩,最终我们仍然获得了第11名的优良成绩。而这个成绩,还是在女生人数占劣势、统计时长时需要额外加时的情况下获得的,所以,我很满意最终的成绩,没有感到任何遗憾。
D2的峡谷路段无疑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张掖地处黑河流域,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进黑河的大小支流。这些溪流裹挟了雪山融水,以及高原和戈壁的泥土,呈现浑浊的水色和蜿蜒的走向,在山谷沟壑里千回百转,水深至多没膝,但水温冰冷刺骨。我们第二天有长达10km的峡谷渡溪路段,黑河的溪流随着峡谷两侧山脉的走势蜿蜒辗转,溪流两岸时常遇到悬崖和绝壁阻路,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来回渡河,在左岸和右岸之间来回穿梭。大多数队友都把徒步鞋换成了溯溪鞋,以方便淌水渡溪。但在涉水之后的溪岸路段,地形复杂起伏,溯溪鞋的不足明显,所以要尽可能小心地避免扭脚受伤。溯溪本是浪漫的事,高原的峡谷溪流更是壮美的鬼斧神工,但我们此时已无暇驻足欣赏。我们全队在该日的赛段分成了三个梯队行进,保证了主力队员在第一时间内成功穿越复杂路段。我在后方的梯队里接应等待队友,通过手台与领先的队友保持沟通。而我们的主力队员大锅同学,更是一路势如破竹,在全体参赛队员中第二个抵达终点,充分展示了亚沙老队员的实力和风采。

D3的七彩丹霞路段,是全程最轻松的一段赛道,也是最为色彩斑斓的景观。因为是最后一段且仅有12公里左右的赛程,所以大家都很放松,也基本上敞开步子一边欣赏丹霞和戈壁的美景,一边享受最后的愉悦。在这段赤色丹霞地貌里行走更能感受西部的绝美,而接近终点时的无垠戈壁和低矮植被则让我不由想起《绝命毒师》里的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保留地——同样的辽阔、荒芜和苍凉,同样的沙砾和贴地生长的低矮植被,以绝美和壮阔的姿态为全程75公里的丝路挑战赛画上完美的句点。这一程,焉支饮马队亦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包括我自己,也放开了一路奔跑,因为我知道大家的心和脚步已经冲向了终点,我可以放下牵挂和担心,冲向前方。

在结营地,我们随队摄影师归心同学,用镜头记录下了我们的各种恣意飞翔的造型,来纪念和定格这三日不寻常的丝路之旅。
3.丝路是一次走心之旅,连接和凝聚了队友的情谊
六月的张掖肃南,实在是一个美不胜收的大公园。空气澄净而清朗,天空蔚蓝,几近触手可及,三日的赛程路况设置也几近完美,涵盖了高原、草甸、雪山、峡谷、戈壁和丹霞。阳光不算特别耀眼,气温也很适宜,一边走着,一边吹拂着高原特有的徐徐威风,感觉脚下的路似乎不再那么漫长。而我们最终参赛的18名队友们,也在三日的行走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他们是谁?

张辉,2010级。我们全队的大师兄,辈分最高,却偏偏有着少年般的颜值,着实让人羡慕嫉妒恨。有过亚沙赛穿越的经历,户外经验丰富,是我们全队中的“老顽童”;

王劲英,2010级大师姐。随队摄影记者,享有随时乘坐收容车的特权。温婉细心,摄影构图角度独到,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颇有黄蓉般的侠女风范;

曲永吉,2011级F班。身材修长,玉树临风,儒雅谦逊的少年游侠范儿,救灾经验丰富,与金笛秀才余鱼同弃之如出一辙;

万晓燕,2012级PA班。身材娇小但体能无穷,户外经历丰富,近期更成功挑战了全马,有勇有谋的女侠程灵素非她莫属;

马开选,2012级PA班。老马善识途,大漠奈他何?老马人如其名,老马识途,开路之选。正如踏实厚道、耐力十足的郭靖,侠之大者;

张炳坤,2012级PA班。丝路赛我队随队记者,笑靥如花,清新文艺,古灵精怪。她爱每一个新面孔,爱每一个微笑,爱自然欢乐的对话,爱命运的相遇,爱纯净的相识。清纯可人、冰清玉洁的少女郭襄是也;

李茗,2012级PB班。一匹势不可挡的黑马,一直韬光养晦,在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瞬间爆发,冲出了波澜壮阔的气势。比赛期间,一直在全队遥遥领先,令全体队员无不赞叹。除了少林寺中的扫地僧,还有谁能如李茗般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张晓敏,2013级F班。资深学霸+户外健将,学习和运动成绩都相当骄人,如今待字闺中,等待Mr. Right抱了归去。有如阿朱般温柔娴淑,样样不俗;

吴国成,2014级C班。人称“大锅”,也有着大哥般的霸气和侠气。身体素质极佳,体能爆表,脚下虎虎生风,是第二日赛程全体参赛队员中最早抵达终点的选手之一。像萧峰那般的慷慨悲歌之士,正是大锅;

于景涛,2014级C班。温和儒雅,大气仗义,耐力十足。在第二次赛前拉练中已经展露了实力,正式比赛时虽位列预备,但已然为全队提供了绝佳的储备和保障。正如长春子丘处机之义薄云天;

郭红雷,2014级C班。打得一手好太极拳,英俊儒雅,风度翩翩。正如少年行侠之张无忌,得武当太极之真传,风采过人而又技艺高超;

李冰,2014级C班。气概豪迈,不拘小节,一路上展现了极强的体能和耐力。有如雪山飞狐胡一刀,豪侠气概,舍他其谁?

都伟毅,2014级C班。有如韦小宝一般聪明机灵,虽不习武,但每每总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何申刚,2013级家属团。心细如发,沉默内敛,诚恳踏实,体能亦超强,是模范丈夫的不二之选。奔雷手文泰来,铁铮铮的男儿,非他莫属;

庄海丽,2012级家属团。清婉秀丽,大气端庄,一路默默前行,时而遥遥领先,时而淡定殿后,正乃处事不惊、端庄娴淑的苗若兰是也;

张晓曼,陈诚,2014级家属团。清纯可爱的烂漫少女,清新雅致,青春活力十足,正如精灵可爱的钟灵,在西域的山水间嬉戏游走;

朱斌,2012级PB班,我本人是也。作为队长,无意以侠客自比,如果非要给我起个名字,那就叫我雷锋吧。
我们这18位同学、队友和丝路战友,从北京到兰州,到张掖,到肃南,到西宁,一路走来,风雨同舟。最后一夜在西宁,我们大口吃着羊肉,大碗喝着青稞酒,大声唱着歌。“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也许正如凯鲁亚克《在路上》所说的那样,“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今夜的金星一定低垂,在祝福大地的黑夜完全降临之前,它把闪闪光点撒落在平原,让所有河流变得暗淡,笼罩住山峰,掩盖了海岸。而在若干年后,我们再谈起那条叫“丝绸之路”的旅程时,一定仍有满满的回忆和思绪,在大地和星空之间纷飞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