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灰色地带在现代的商业活动中的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此次2011中国MBA商业伦理辩论大赛复赛就是以商业行为该不该寻找法律的灰色地带为辩题,探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所当面临商业伦理考验下该作何选择。作为正方的中国人民大学辩论队的辩论主题为商业行为应该寻找法律的灰色地带,而中国政法大学辩论队则以商业行为不应该寻找法律的灰色地带为反方观点。中国政法大学再次以完美的团队配合赢得了在场嘉宾和评委的心,以绝对优势击败正方中国人民大学队,顺利晋级决赛。

正方中国人民大学的立论重点在于商业行为就是应该有冒险的精神,应该通过寻找法律的灰色地带来获得竞争上的蓝海优势,以及寻找法律的灰色地带从立法的角度讲还可以促进法律的完善。而中国政法大学则先严格框定了“法律的灰色地带”定义,从商业风险、商业模式、商业伦理三方面总结商业行为了寻找法律的灰色地带的弊端,从而得出企业经营应远离灰色地带的结论。
在攻辩阶段,反方中国政法大学辩论队立足于寻找法律灰色地带的种种不利接连抛出类似:“作为企业正常经营成本高还是钻法律漏洞成本高?和作为企业正常经营风险大,还是寻找法律灰色地带风险大?” 等尖锐问题向正方发起攻击。而正方却由于对寻找法律的灰色地带对企业的发展影响阐释不清,出现了“企业未必要寻找灰色地带才能发展”这样的回答被反方抓住了其论证的漏洞。
进入了自由辩论阶段,中国政法大学辩论队员团队作战的优势很明显的凸显出来:从什么是灰色市场,灰色收入,灰色消费的接连发问,再次重申灰色的定义,以确定其危害性。从吴晓波的《大败局》到黄光裕入狱、谈顾雏军开始的风光无限到最终四面楚歌、引2006年以前证券法没颁布,南方证券虚假陈述,虚假财务报表等实例展开充分论证。双方在自由辩论场上的短兵相接不乏精彩对答:
正方3辩:“邓小平曾经说过要打开窗子,放进春风;那么势必会带来苍蝇和蚊子,那么你方的观点就是因为苍蝇和蚊子就不打开窗子了么?”
反方3辩:“我方的观点是放进春风的最好方法是在打开窗子的同时按上纱窗。”
正方4辩;“其实像支付宝等这样的网络创新工具,法律没有界定,是空白的属于灰色地带,但它给我们的网上交易带来多少便利啊?这样的商业行为难道不应该提倡么?难道我们不鼓励网络创新么?”
反方3辩:“对方辩友,我想网络是正大光明的白色地带而不是灰色地带,你们有偷换概念的嫌疑,不然我上了这么多年网,难道都是游走在灰色地带了么?灰色地带绝不是指空白地带,它是带有颜色的,如果像对方同学非要把灰色强行用真空、清白、空白来解释,那是不是可以把白璧无瑕改为灰璧无瑕?那大诗人李白也改名叫李灰得了。”
正方中国人民大学被反方咄咄逼人的发问攻的节节败退,似乎只有招架之功了。这时,辩论场上的双方优劣势在观众和评委心中已经显现的较为突出了。
最后,中国政法大学的反方4辩黄楣然同学感情饱满,慷慨激昂地陈词,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个喜欢钻法律漏洞的商人,只是在现有规则的缝隙中寻求发展空间,即使这个空间再大,其终究也只是个缝隙。钻法律漏洞的商人不配称为“企业家”,因为法律是强制遵守的社会最低标准,如果你在这个最低层次的道德范畴里还要寻找漏洞的话,你怎么可能成为“家”呢?“家”通常是指“大家”,而“大家”就需要有大智慧,什么是“大智慧”?有大德行者--大智慧也,大智慧者是以道德为规范的前提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大智慧者从不钻法律漏洞,这些人取得大成就,直接原因就是其商业模式是在法律和道德双重标准下的进行的。而钻法律漏洞者即使短暂地获得一些积累,也免不了被“秋后算账”。而“算账”的形式除了法律外,还有道义上的清算,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谢谢大家”反方总结完毕,台下掌声四起。

台下的评委对此次的辩论评判也呈一边倒态势,五位评委都对正方不坚定地论证提出了质疑,认为他们是被反方中国政法大学牵制住了,其中清华大学的宋学宝教授作出了这样的点评:“本来我赞同商业行为应该寻找法律灰色地带,因为商业活动本身就是冒险,应该去勇于打破常规,甚至于突破某些‘恶法’,因为时代的变迁很多以往是灰色地带的事物,今天再看就合法了,但是很遗憾正方没有提出和论证这些观点,反倒被反方拉到灰色地带就是不道德的那边去了。”
由于反方辩论队的完美表现和辩手的出色发挥,中国政法大学辩论队不仅成为第一支进入决赛的辩论队,而且本场的最佳辩手也授予了获胜辩论队的黄楣然同学。中国政法大学辩论队4位辩手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精神展现了中国政法大学2010级首届MBA卓越不凡的风采!

2010级MBA F班 佟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