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位·艺术·生活”为主题的中国政法大学MBA2012秋季文化沙龙系列活动之一于10月14日晚在学院路校区419教室拉开帷幕。法大MBA教育中心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艺术管理学博士陈文景为大家做了题为“艺术欣赏的法理之道”的讲座,讲座吸引了众多爱好书画欣赏与收藏的同学参加。
陈老师先以说文解字的角度讲艺术的“术”字的繁体写法含义抛砖引玉地道出 “艺”的内涵,接着从法学、艺术和艺术欣赏这三点出发,说到法学的目的在于规范社会秩序和维护人类和平发展,艺术的目的在于成教化、助人伦,艺术欣赏的目的在于心理欣赏。法学的语言原则是条纹法理要严谨,艺术结构要贯气,艺术欣赏气韵要生动。
陈老师主要从“发心”和“正气”两个方面强调了做艺术的正确态度和选择艺术品必须要有长远目光。罗立中的作品《父亲》应该是最能体现我们近代画家创作时需要“发心”的代表:《父亲》那布满皱纹的黝黑的脸上,沁满汗珠,额头鼓着青筋,嘴唇干裂,牙齿残缺不齐,那变形的指甲,松树皮似的手上,拿着一个盛满清水的精瓷碗。“父亲”在烈日下劳作,而又无哀无怨的充满慈祥的表情,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都颤动了。陈老师给我们娓娓道来这其中的深层次的内容,或许这就叫做深入浅出的心的表达的画作吧。接下来又让我们对比鉴赏了陈洪绶和范曾的《女娲》图、何家英和唐寅的少女作品画,由此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了何谓“发心”。陈老师又引用了一副蒋兆和的《流民图》阐述了“正见”的含义,即当我们评价一幅作品的时候甚至需要火眼金睛般的眼力,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东西,更需要挖掘深层次的内涵。其中又如白庚延的《黄河咆哮》和《燕寨秋》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真正的艺术品应该是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是不会被历史所能淘汰的,甚至能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会变得更加弥足珍贵。
最后陈老师以一张击鼓传花的漫画为此次讲座做了总结:如果我们也参与这样的游戏中,那么最好能有机会做一个击鼓的人而不是传花的人。或许这样的话有着非常深层次的意义,此时此刻为我们所听,但不为我们理解,但我想我们会在以后可能有的艺术道路上为我们所知和所思。
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讲座顺利进行到了尾声,大家和陈老师交流了意见和看法,并且合影留念。此次讲座虽然不到两个小时,但陈老师通过对艺术内涵的从法理的角度阐释万变不离其宗,让我们认识到了艺术与工作生活的相通性。本次艺术欣赏讲座带给我们平和冷静的心态,这对于在瞬息万变商业环境中打拼的职业经理人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