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十六讲——《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二层学术报告厅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火爆空前,不但现场座无虚席,报告厅走廊、门外都挤满了热心听众,可谓“站无虚位”。本次论坛气氛轻松愉快,现场互动热烈,笑声连连,点燃了政法大学的学术激情,彰显了蓟门法治金融论坛高端、开放、务实的地位和吸引力。
本期论坛的主讲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副校长时建中,全国政协委员、资本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贾康,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院长高祥、商学院党委书记李欣宇、学报主编曹明德、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解志勇、统战部部长王称心、团委书记黄瑞宇、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姚泽金、国际儒学院副院长俞学明等五十多位嘉宾。本次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教授主持。
刘纪鹏开场指出,今天的讲座在经济形势下滑、供给侧改革向何处去的宏观背景下与大家交流,感谢刘伟履新人大校长后将学术首秀献给中国政法大学。
黄进在致辞中对刘伟表示热烈地欢迎,非常感谢其对法大长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人大是中国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重镇,在国内外具有重大的影响,也是中国政法大学学习的榜样,所以本次刘伟的讲座也是对两校共建友情的见证。
刘伟就宏观经济形势阐述了三个问题:
第一,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机遇和挑战。机遇是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的穿越;到2035年,中国有可能重返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位置;到2050年,中国赶上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挑战是中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将面临双重风险:一是供给成本上升,不能以创新消化,最终形成高通胀;二是需求疲软伴随高失业,意味着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的积聚。
第二,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的问题及原因。2010年10月至今,中国经济既有通货膨胀潜在压力,又有经济下行的威胁。潜在通胀压力巨大的根本原因是结构性失衡,而经济下行的根源是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第三,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调整及其效果。2010年10月,我国重新回归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轨道,前者的首要目标是稳定增长和保障就业;而松紧搭配的格局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宏观政策能够变化的是政策的松紧力度。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解决一系列结构性矛盾的路径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制度创新是其中关键一环。
贾康点评认为:第一,“中等收入陷阱”在理论上是存在争议的,作为统计现象的中等收入陷阱是存在的,而且有90%的国家不能穿越,中国要实现10%的突破、在经济增长探底后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与刘伟的一个共同判断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象是一系列结构性矛盾,而改革实践需要政治经济学理论革命性地推动,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
时建中点评指出,供给侧改革不仅要看供给和需求的总量,还要关注可持续的竞争力、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包括供给侧改革在内的宏观政策都不能损害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法治化是协调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必由之路,通过法律构建程序防止宏观经济政策出现较大的偏差,保障基本经济目标的实现。
黄建辉说,今天论坛堪称一流,不仅有高水平的演讲和点评、超一流的主持,而且会场座无虚席、秩序井然,是其多年来未见过的高水准学术盛宴,法大资本金融研究院的论坛组织工作非常优秀。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诞生的新供给经济学将有可能开创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在此推动下,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GDP全球第一的目标指日可待。
嘉宾点评结束后,在座师生及各界人士与刘伟就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你来我往的思想交锋中将本次论坛推向了高潮。三个小时的论坛很快就接近尾声,活动的最后,现场的所有听众为刘伟的精彩演讲,众位教授的犀利点评和刘纪鹏教授的出彩主持献上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本次蓟门法治金融论坛也在热烈的掌声落下帷幕。
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十七讲将于2016年7月1日邀请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巴曙松先生畅谈《全球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改革——以Basel Ⅲ为例》,敬请关注。